8月1日,商务部颁布的《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正式施行,要求明确维修企业的上岗工人都要经过资质培训,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明示服务项目和所有维修项目、家电配件的收费标准等诸多内容。新规实施一周多,小编走访东营部分家电维修店,发现家电维修市场还需要进一步规范。 |
|
8月1日,中国《家电维修服务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办法》中明确规定:维修人员要持证上岗,且明码标价,不得虚列、夸大、伪造维修服务项目或内容等。 |
|
“修不好,不给换,还让将就着用。我买了才一个多月的新冰箱,啥时候将就着到个头呀?”近日,消费者刘先生到邹平县工商局投诉。 |
|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李阿姨今年初买了一台国内知名品牌的吸油烟机,刚用了半年发现油烟机的烟道有油烟倒灌现象,于是打电话叫来了维修人员,“上门收了50元的交通费,除了看烟道还说要换过滤网,管道可能要重新装等等,七七八八算下来要几百块钱。”李阿姨很心疼,关键是她不知道这些费用是否真的合理。 |
|
电热水壶、豆浆机、电饭煲等小家电坏掉之后怎么处置?商报记者走访椰城市民得知,大多数损坏的小家电被放在杂物间闲置,因为难觅小家电维修店,只好重新买个新的。 |
|
几百元的小家电,用坏了就扔掉,着实很可惜。在维修期内出现问题时,还可以找来品牌售后进行修复,但如果小家电已经过了保修期,该怎么办呢?在实际生活中“维修难、维修贵”成了小家电维修一抹挥不去的阴影。 |
|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旧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购、维修、翻新、销售等进行规范,要求对收购的旧电 器电子产品进行实名登记并建立档案资料。记者采访发现,新办法虽然得到市民拥护,但让销售者非常头疼,实名制更有些“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
|
近日,商务部公布了《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拟对旧电器电子产品的收购、维修、翻新、销售等进行规范,要求对收购的旧电器电子产品进行实名登记并建立档案资料。 |
|
日前,北京市工商局与包括中国家用电器服务维修协会、北京电子电器协会等六家行业协会签署合作协议,今后消费者在电器、电子商务等六个行业发生纠纷,可请相应的行业专家进行判定并追责。 |
|
索尼公司近日宣布,将针对在全球出货的约10万台“Xperia Tablet S”系列平板电脑实施免费检修。原因是该系列虽采取了防水设计,但在有水环境下使用时仍可能出现无法启动等故障。日本国内约有2.7万台该产品。索尼方面介绍称:“尚未接到事故报告。即使出现故障,也不会着火或漏电。” |
|
居家过日子,方便、实用的小家电必不可少。然而记者调查发现,小家电在售后维修方面却存在明显的“短板”,专业维修服务不到位、零部件短缺、维修成本高等因素致使市民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纠结选择:修吧,不值当;丢掉吧,挺可惜。于是,小家电只要出现严重故障就变成了“鸡肋”,进而沦为“一次性用品”。 |
|
记者帅鹏坤报道:商务部近日发布了《旧电器电子产品经营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旧电器经营新规”),规定旧电器经营者在收购旧电器时应严格登记出售者的姓名和证件号码。业内专家认为,实名登记对旧家电经营者过于严苛,落地实施恐怕不易。 |
|
|